其中,出口176025亿元,增长0.6%;进口131996亿元,下降1.2%。
报告显示,现阶段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数为62.7,大部分企业处在系统集成阶段和平台支撑阶段,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已具备一定基础,在设备、软件、数据、平台等方面能力相对均衡。2023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行业推广行动案例联合发布仪式推广行动能够更好地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在重点领域及传统行业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范围,完善技术产业创新生态。
为加快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报告从政策体系、核心技术、平台体系、标准体系、标杆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六点建议,分别是完善融合政策体系,创造开放制度环境;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补齐平台产业短板;加大平台体系培育,构建平台发展生态;完善平台标准体系,突破企业上云障碍;加强标杆应用牵引,推动平台普及推广;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设多元化人才队伍。2023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发布报告通过发展现状指数分析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发展趋势下一步发展建议等五个章节,分析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政策、支撑平台、企业应用、区域特色和产业生态体系,通过指数分析科学研判国内整体数字化水平,以及多个行业细分数字化趋势,并给出体系化的发展建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全球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瑾在主持发布仪式时表示。年度典型案例及优秀案例亮相推广行动面向各传统行业企业、工业互联网产业相关单位,重点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征集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案例,最终遴选发布符合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具有可复制可推广价值的年度典型案例、细分领域优秀案例和行业应用优秀案例,并筛选出优质案例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2023年10月12日,第三届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行业推广行动(以下简称推广行动)在2023年(第五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暨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行业推广行动案例发布大会上重磅发布《2023工业互联网行业融合创新应用报告》《2023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系列成果,遴选出2023年度典型案例、细分领域优秀案例和行业应用优秀案例,举办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案例展,打造国际化发布平台,构建数字驱动工业新生态。
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例企业授牌仪式年度典型案例分别来自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GE医疗航卫、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电机机电(上海)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达利(中国)有限公司。与多家国际组织达成合作,共同开展中国数字化转型案例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工作。亚钾国际除聚焦钾肥主业以外,充分利用好老挝优势资源推广产业园模式,助力老挝政府招商引资落地8.35亿美元,推动老挝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增强老挝的出口创汇、进口替代能力。
亚钾国际老挝现代化的钾肥生产工厂(包装车间)亚钾国际老挝现代化的钾肥生产工厂(浮选车间)构建新格局,亚钾现象带动老挝寻钾热早在上个世纪,中资企业走出去找钾的行动便已开始了。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中国自老挝进口氯化钾的数量分别为12.78万吨、41.66万吨、60.70万吨,2023年1-6月,自老挝进口氯化钾数量为71.3万吨,老挝钾肥进口量不断攀升。这座被称为亚钾小镇的城市,距离老挝首都万象400多公里,原本以农业为主,却因为亚钾国际的到来,成为了一座新兴工业之城。中资企业在老挝找钾热,纷纷投资开发钾盐矿生产钾肥。
其中,亚钾国际2022年钾肥回国销售近50万吨,2023年上半年反哺国内40余万吨,2024年计划回运钾肥全年产量的50%约200万吨,中长期有望进一步反哺国内500-600万吨。目前,亚钾国际持有老挝甘蒙省214.8平方公里的钾盐矿开采权和48.5平方公里钾盐矿探矿权,折纯氯化钾资源储量超过10亿吨,可供其扩产至700至1000万吨/年的钾肥规模。
钾肥作为农作物生长必须的三大营业元素之一,可有效作物提升作物抗旱、抗旱、抗倒伏能力,尤其在作物增量及提质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借鉴中国工业发展经验,亚钾国际向老挝政府提出产业园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越南港口将钾肥海运至国内防城港、鲅鱼圈、连云港、张家港、镇江港等港口,满足重要粮食产区的用肥需求。亚钾现象代表着中资企业与老挝经济发展实现了双赢。
打造新城镇,亚钾速度创造亚钾奇迹在湄公河畔的甘蒙省他曲县,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初具规模。在2022年全球钾肥供应严重紧缺、国内钾肥价格飙升时期,老挝钾肥企业成为保供稳价的重要支撑。亚钾国际深耕老挝17年,老挝钾肥主业的蓬勃发展、屡次创造亚钾奇迹,得到了老挝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与重视,被多次点评为中老合作的样板示范。亚钾国际在现代农业试点地创造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亚钾扶贫模式,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强了致富信心、提升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按照现有中资企业在老挝的产能扩建规划,亚钾国际有望在2025年实现500万吨的钾肥产能。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亚钾国际也不忘为实现老挝经济发展谏言谏策,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成为老挝工业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助力者。
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回馈当地,一改原来传统慈善扶贫,在老挝打造产业扶贫模式,将贫困村剩余劳动力引入工厂当工人,帮助贫困村建起蔬菜大棚,将原来只种一季稻的旱田改造推广种植三季农作物,大大提高贫困村农民的家庭收入,开启了老挝现代农业试点。经过十年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在东盟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树立了负责任有担当的中国企业形象,为夯实两国合作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发展举措,也使得老挝政府将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源向亚钾国际倾斜,为亚钾国际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亚钾国际将老挝的钾盐资源予以开发利用,并衍生发展出工业产业园模式和产业扶贫模式,实现吸引资金、吸引技术和吸引人才进入老挝,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解决老挝GDP、税收和外汇收入增长难题,也提高了老挝人民的收入水平,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近年来,亚钾国际在钾肥生产和产能扩建中,各种掘采掘径机器、结晶浮选设备、备品备件等部件基本从国内采购,比例达到95%以上,核心管理层和技术骨干中95%也是来自于国内的优秀人才。老挝是东盟国家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友好邻邦之一。全村97户人口中,实现21户特别贫困户全部摘帽,76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带领村民实现了由农民向工人角色的转变
戴兵说,今年是中方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中方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10周年。戴兵说,国际社会应深入了解非洲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帮助。
二是帮助非洲国家克服发展筹资挑战。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有力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非洲人民切实从中受益。
四是支持非洲国家加强能力建设。一是支持非洲维护和平稳定。
三是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方将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待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有关各方一道,为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擘画新蓝图,为实现非洲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景增添新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16日在联大审议非洲发展与和平议题时发言表示,支持非洲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10年来,中非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合作,成果遍及非洲各国。
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殖民主义遗毒和各类霸权主义行径,反对对部分非洲国家实施非法单边制裁,增强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16日在联大审议非洲发展与和平议题时发言表示,支持非洲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中方将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待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有关各方一道,为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擘画新蓝图,为实现非洲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景增添新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戴兵说,国际社会应深入了解非洲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帮助。
10年来,中非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合作,成果遍及非洲各国。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有力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非洲人民切实从中受益。
二是帮助非洲国家克服发展筹资挑战。四是支持非洲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戴兵说,今年是中方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中方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10周年。一是支持非洲维护和平稳定。
三是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殖民主义遗毒和各类霸权主义行径,反对对部分非洲国家实施非法单边制裁,增强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邓亦武说,中储粮将把握大食物观丰富内涵,牢记管好大国粮仓职责使命,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助力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进一步提高储备管理运营效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受制于耕地、淡水等资源限制,单纯传统要素投入边际贡献持续递减,必须践行大食物观,化解新的产需矛盾。
据介绍,针对我国饲料粮尤其是蛋白饲料供给能力弱、高度依赖进口的软肋,中粮集团将大力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更广阔的生物资源要热量、要蛋白,开发以植物替代蛋白、细胞培养蛋白、微生物蛋白和昆虫蛋白等环境友好型饲用原料,打造绿色循环生态农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中粮集团总经理栾日成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居民油糖肉蛋奶消费持续增加,带动饲料原料、油料作物需求快速增长。
下一篇:商铺没有房产证 买卖合同依然生效